首页

山东魅族女王视频

时间:2025-05-23 21:14:29 作者:外国嘉宾谈中国企业创新能力:“这可不是一分钟能说完的话题” 浏览量:62037

  中新社上海3月1日电 (浦帆)高水平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2024年工作现场会1日在沪召开。虹桥国际开放枢纽(下简称:虹桥枢纽)全域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.3万亿元(人民币,下同)增长至2023年的2.8万亿元,每平方公里经济密度达4亿元,是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的4.7倍。

  “虹桥全球首创机场与高铁站毗邻布局的模式,最早就是交通枢纽。”华略智库长三角研究院院长夏骥告诉中新社记者,交通枢纽建设带来了“流量”,成了“大虹桥”发展的基础支撑。

  虹桥枢纽建设三年以来,总客流量累计近9亿人次,其中2023年客流规模大幅上升,为4.07亿人次,同比增长1.6倍。如此体量的“流量”得益于交通枢纽建设多年来行稳致远,国际航空运输服务效能有效提升、跨区域轨道交通网络不断通畅、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持续推进……

  在夏骥看来,既然有了“流量”,那就需要将其转化为“留量”,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(下简称:虹桥商务区)就承担了这项功能。

  三年来,虹桥商务区实施总部“虹聚”计划,通过产业链、人才链、服务链构建功能性生态圈,推动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目前,虹桥商务区所在范围内,经上海市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、外资研发中心、贸易型总部、民营企业总部共127家,累计吸引总部类企业500多家。

  夏骥认为,虹桥枢纽能让企业链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,交通便捷、人才集聚、一流营商环境也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、信息获取成本、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。

  光束汽车上海分公司成立于2020年5月,坐落于虹桥商务区内,主要为研发中心和职能部门。“开车出门左转一公里就上快速路,一个半小时就能抵达位于张家港经济开发区的总部和整车生产基地,这样的地理位置有助于更好地协调和整合企业的生产和研发资源。”光束汽车CEO李书利说。

  而“留量”往往也能产生“叠加效应”。光束汽车主要从事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和制造,在李书利看来,虹桥及长三角地区在汽车研发领域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非常强大。“就拿我们所在的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举例,这里世界500强和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集聚,有些重要合作伙伴只有一条街的距离,让我们上下游产业的关系更加紧密。”

  此外,人才高度集聚也是“大虹桥”的一大吸引力。上海市宏观经济学会会长王思政告诉中新社记者,“大虹桥”已形成“同城效应”,而且对于人才的包容度是很高的。

  2020年10月,上海市公安局与虹桥商务区管委会等六部门签署了《关于共建“移民政策实践基地”战略合作协议》,共同推动外国人工作、居留“单一窗口”等一批政策措施先行先试。目前已先后为90余名外籍人才及家属办理永久居留证,为130余名外籍人才及家属办理长期居留证。

  夏骥认为,现在的“大虹桥”早已不只是交通枢纽,随着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日益增强,数字贸易产业加快集聚,“大虹桥”也同样成为创新枢纽和信息枢纽。

  大会期间,中国进出口银行发布《政策性金融赋能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专项方案》,宣布设立20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支持“大虹桥”区域建设,助力“大虹桥”区域企业优势产能、优质装备、适用技术和标准“走出去”。(完) 【编辑:钱姣姣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第十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如约而至 逾2000位嘉宾共聚广州“投资未来”

今年,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,通过组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,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。那么,财政政策工具箱里都有哪些“宝贝”?国家的钱袋子又投向了哪些领域呢?

点“绿”成“金” 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

21年来,该专案组民警换了一批又一批,但始终对该起命案紧盯不放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今年下半年,在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撑下,警方终于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一条有价值的线索,锁定了嫌疑人谷某明。在多警种的合力协作下,专案组终于查到谷某明的准确藏匿信息。

证监会:加大对首恶和关键少数惩戒力度

对于中国来说,不仅要通过市场吸引力去吸引外商外资,还要通过人才优势、创新机制等对外商外资形成综合吸引力。这样才能确保中国经济始终走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,确保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始终处在良性互动、相互促进、相互成就的状态。

学习卡丨习近平:文艺要热爱人民,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

当地时间2月18日,美国明尼苏达州伯恩斯维尔市发生一起枪击事件,造成包括嫌疑人在内的4人死亡。另据美媒援引的数据显示,截至2月15日,今年美国已有近5000人死于与枪支有关的案件。面对成为不治之症的“枪患”,美媒只能哀叹,“枪支比人命重要”。

当黄埔“招商大年”遇见广州投资盛会

南京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现场揭牌。南京大学副校长周志华介绍学校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建设历程、建设基础及未来规划。他表示,南京大学高度重视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,将通过优化学院组织架构、校企联合培养机制,推进高水平导师队伍建设,加强产学互哺、校企协同等方式,构建有南大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